节日节气丨小雪
发布时间:2021-11-22

640 (17).jpg

小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,冬季第2个节气,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。小雪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、降水量越来越大。

“雪”是水汽遇冷形成的产物,它代表着寒冷与降水。古籍《群芳谱》中说:“小雪,气寒而将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”也就是说“小雪”时节由于天气寒冷,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,但此时由于“地寒未甚”故雪下得次数少,雪量还不大,所以称为小雪。

因此,“小雪”则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,小雪和雨水、谷雨等节气一样,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。

640 (18).jpg

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:一候虹藏不见;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;三候闭塞而成冬。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,地中的阴气下降,导致天地不通,阴阳不交,所以万物失去生机。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,强冷空气影响时,常伴有冬天第一场“雪”。

小雪习俗大多与吃相关,这时马上要进入食物匮乏的冬季,因此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冬储食做打算。在民间有着腌腊肉、吃糍粑、晒鱼干、吃刨汤等传统民间习俗。

1、小雪习俗——腌腊肉

民间有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的习俗。这是因为小雪节气后气温急剧下降,天气变得干燥,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。当年,这些东西做好后,刚好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,可以拿出来当做年货,慢慢地便成了风俗。

虽然腊肉经过熏制可长久存放,但并非长久不坏,随着气温的升高,腊肉虽然肉质不变,但味会变得刺喉。所以在农历三月以后,腊肉就不能在常温下保存了。最好的保存办法就是将腊肉洗净,用保鲜膜包好,放在冰箱的冷藏室,这样就可以长久保存,即使三年五年也不会变味。

640 (19).jpg

2、小雪习俗——吃糍粑

在南方的某些地方,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。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。古时,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,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。有俗语“十月朝,糍粑禄禄烧”,就是指的祭祀事件。有些地方将糍粑制成圆形,以此来象征着丰收、喜庆、团圆。有些地方也称之为“年糕”,寓意着吉祥如意、年年糕寿。

640 (20).jpg

3、小雪习俗——晒鱼干

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、储存乾粮。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,另外还有旗鱼、沙鱼等。台湾俗谚:十月豆,肥到不见头,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,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“豆仔鱼”。

640 (21).jpg

4、小雪习俗——吃刨汤

“吃刨汤”是我国西南部等省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。所谓“吃刨汤”就是在快要过年的时候,家里杀年猪,这个猪主要是自己家喂的,用来自己家里过年吃的,这样喂的基本上是粮食。杀猪要请亲朋好友,把猪的新鲜肉和内脏等煮一大锅,配上其它菜,大家一起吃喝玩。哪家要吃“刨猪汤”,那天这户农民家中就会十分热闹,边吃边谈,既联络友情,又互通信息,还筹划来年发展,颇有意义,所以这种“吃刨汤”文化能沿袭至今。

640 (22).jpg